云南长征精神研讨暨文化长征昆明研学基地工作推进会在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举行

2023-08-23

文化长征,是响应中央(中发【200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 2004年,湖南省文明办批准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工作队”,简称文化长征。

文化长征先后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的宣传报道;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国防教育办等表彰。文化长征永远在路上,为中华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长征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 文化长征队旗已成“国家文物”

  • 文化长征队荣获第五届中国时代十大卓越团队称号



图片


图片

2023年8月19日,云南长征精神研讨暨文化长征昆明研学基地工作推进会在云南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隆重举行,来自云南热爱长征文化、长征精神的30多位专家、学者、顾问以及昆明基地的志愿者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任、文化长征云南基地主任吴瑜琼同志主持。

图片

      下午14:30,大会在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的红色记忆大楼会议室慷慨激昂的《祖国颂》中正式拉开帷幕。吴瑜琼同志饱含深情的介绍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80年80碑80幅摄影作品世界展播》并对云南队全力以赴做出九基地向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献礼做了介绍,同时为大家剖析了“长征”以及“新长征”的深刻内涵,她说:从2016年在长沙的中国长征精神研究会议上就明确提出:“长征是个中性词,字典里的解释有多种:(1)、唐·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可以理解为旅行、远行。(2)唐 李颀 《古意》诗:“男儿事长征,少小 幽 燕 客。”《敦煌曲子词·凤归云徧之四》:“娉得良人为国远长征。争名定难,未有归程。” 清 李渔 《比目鱼·谲计》:“奇谋画定始长征,不比前番学弄兵。”可以理解为远地征戍、征伐。(3)、元 耶律铸 《磨剑行》:“故国江山梦里行,不期今日果长征。” 明 徐祯卿《在武昌作》诗:“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时局纵谈罢,举酒祝长征。”可以理解为长途远行。(4)、毛泽东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郭沫若 《念奴娇·怀念周总理》词:“五十餘年如一日,不断长征跃进。”是特指 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6年由江西陆续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5)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更是直指今天伟大祖国的强国征途。从以上字面意思我们完全可以把长征理解为一个包括了四个历史阶段的中性词:

      从盘古开天地的人类漫漫征途到1934年为第一阶段,这是人类在发展中不断与大自然及人类自生抗争的过程。

      1934年-1936年10月为第二阶段,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特定历史、自然条件下超越人类体能极限的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次长征所体现的长征精神堪称人类之魂。

       1936年10月到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工农红军大会师后为了谋求解放和幸福的战争、立国、强国阶段。

      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到今天到未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国征程。”

      吴瑜琼同志还指出:作为一名文化长征自愿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央红军及红二、六军团分别于1935年2月至5月、1936年3月至5月两次转战云南,在云岭大地各族人民心目中谱写了永不褪色的宣言书,成为后世弦歌不辍的宣传队。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在“新长征永远在路上”的伟大征程中勇于担当主要角色,起到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

图片

       接下来是文化长征昆明支队队长、昆明研学基地主任、锡伯龙集团公司董事长、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创始人关保昌同志致辞。关总为大家讲述了他不凡的创业历程,讲述了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5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初心使命,同时也对文化长征的各位领导表示感谢,能够让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有此殊荣,成为文化长征昆明研学基地,最后关总表示自己定会不负重望,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图片

紧接着由云南省领导科学决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韩向明同志发言并和原云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熊学忠同志代表云南省领导科学研究会向昭通基地赠送《长征精神,人类之魂》墨宝,来自昭通的志愿者代表代表付兴华和王孝琼代表昭通基地接受了馈赠并表示衷心感谢。

图片

       此后,参会的领导和代表们也纷纷发言,他们分别是原云南省领导科学决策研究会副秘书长、原云南电信公司工会主席王红同志;原云南日报社主任、高级记者、滇西抗战研究会副会长刘云同志;文化长征昆明基地副主任兼汽车维保北辰工作站站长、云南驿马添行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兴鹏同志;昆明研学基地执行主任陶斯伟同志;文化长征云南基地副秘书长、西山基地、丽江基地推荐人、官渡基地推荐人之一的李正全同志;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原云南省国家安全厅张莉同志、云南省委党校副教授赵东升同志、昆明市委党校教授顾丽华同志、原云南省建材局工会主席董国成同志、原云南省商业厅工会主席许美玲同志、驻深圳办杜永进同志等。

      特别让大家感动的是云南丰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任,《中国长征精神研究》第八集副主编,文化长征云南基地主任吴瑜琼同志为大家讲述的来自山西的红军后代韩向明同志一家四代人的家乡情节,家乡话不变、家乡味不忘,家乡情不断的《老红军后代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志们。

图片

      活动中,云南省领导科学决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向明同志及为云南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举行了(文化长征)昆明支队(基地)乔迁锡伯龙庄严的授旗、授牌仪式。原云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熊学忠同志做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赞扬了志愿者们不懈弘扬长征精神的情操,对文化长征昆明基地落地锡伯龙庄园表示衷心祝贺的同时也对文化长征云南基地及昆明基地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和殷殷希望。与会同志一致同意筹建云南长征精神研究会。

图片

      随后,主持人带领全体人员一起朗诵了毛主席《七律长征》,昆明基地副主任兼文化宣传部部长付兴华同志即兴清唱《长征组歌》祝贺昆明基地乔迁新家,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会议最后,文化长征昆明支队队长、昆明研学基地主任、锡伯龙企业董事长、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创始人关保昌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文化长征)昆明研学基地乔迁新家授旗授牌仪式在“长征精神,人类之魂”的集体合影中圆满结束。

图片

    据悉:文化长征是响应中央(中发【200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而设立。2004年,湖南省文明办批准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工作队,简称文化长征。

      文化长征先后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的宣传报道;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国防教育办等表彰。文化长征永远在路上,为中华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长征的先行者和践行者。文化长征队旗已成国家文物”,文化长征队荣获第五届中国时代十大卓越团队称号。

图片

云南昆明是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前被红军包围虚放一枪的省会中心城市,毛主席借以指挥蒋介石为金沙江调出三个团的兵力。昆明城当年对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有重大贡献。

图片


      云南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正是以红军长征过云南“调虎离山,巧渡金沙江” 这一历史背景为依据而建立的:

19354月中旬,中央红军分三路大踏步进入云南。其中一路由林彪、聂荣臻率领的一军团从富源进入云南后,经曲靖、寻甸、马龙、嵩明等地。428日,红一军团进入寻甸的草鞋、板桥等地。为了继续迷惑敌人,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攻占嵩明城及杨林镇,形成威逼昆明之势,并在抢占龙街渡的沿途攻城夺地,把尾追的敌军主力引向元谋方向。一军团于1935429日分兵两路,进军位于昆明东北的嵩明县。一路以一师一团由寻甸塘子进入嵩明县的匡郎冲,取道大铺、倚伴,直取嵩明县城;另一路二师六团从马龙县的易隆进入嵩明小新街,沿滇黔公路西上,占领军事重镇杨林及杨林兵站,缴获粮食1万公斤及其他物资。430日(旧历328日),红一军团二师主力占领嵩明县杨林后,作出进攻昆明的势态。同时,侧翼部队分两路进入官渡区小哨乡:一路从嵩明县四板桥出发,经三十工、老坟山、小母山、大麦地塘、两岔箐、金钟山,开往嵩明县白邑地区;另一路从杨林出发,经下对龙、中对龙、新庄、兔耳,进入嵩明县甸尾地区。红一军团侦察科长刘忠率侦察连和军团便衣侦察队到达昆明城郊展开侦查。侦察连和便衣侦察队化妆成当地老百姓,沿昆明城郊的大板桥、官渡、盘龙、五华、普吉一带行进侦查。通过地下党以及当地老百姓了解到,昆明城基本是一座空城,龙云只留有少量守城部队,甚至把军官学校的学生都拉出来参加守城;龙云把重兵部署在普渡河一带,防止红军渡过金沙江。针对敌人的意图和兵力部署情况以及侦查的实际情况,红一军团的六个团对昆明发起了佯攻,其中红四团和红五团一部佯装主力,其余部队在昆明城东北方向的双龙、大凹子、尖山(汗马者村)、金殿、龙头街一带,沿进入昆明城的唯一通道(今金浑公路)向西北方向佯动,作出进攻昆明的样子,嵩明县境内及昆明的城郊东边、北边、西北方向,山林、村庄都有红军的身影和红军的足迹,在嵩明和杨林的街道、要津,多处书写和张贴打倒云南土皇帝龙云!”“打到昆明去,活捉龙云的标语,通过杨林、大板桥,接近了昆明的城墙。红军在那里组织群众制造云梯,摆出要攻城的架势,造成进攻昆明城的气氛,昆明城内顿时一片惊慌。土豪劣绅纷纷离城躲避,连外国领事馆都准备沿滇越铁路向开远、河口疏散家属。市区敌人在盘龙江沿岸多处凭桥筑坝,提高水位,加强城防工事,并把附近10多个县的民团调集城内防守,实行戒严,昆明城外空虚。龙云见红军逼近,惊恐万分,他紧急调集各地守军和民团驰援昆明。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乘金沙江一带防守空虚,顺利渡过金沙江。负责佯攻昆明的红一军团,在完成任务后,虚晃一枪,立刻按预定战略方针急速向金沙江挺进。59日,经过艰苦跋涉,中央红军(不含红九军团)3万余人历时99夜,在禄劝县皎平渡胜利渡过了金沙江天险。

图片

云南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位于昆明金殿后山哈马者村,占地300多亩,环境优美,山林茂密,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郁,以“红军佯攻昆明城、调虎离山渡金沙”的历史为依据,挖掘红色文化助推红色乡村旅游。庄园于2019年正式对外开放,主要面向社会大中小学生、企事业单位、各级党组织、公司等团体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培训、企业团建、会议接待、餐饮服务等活动。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先后被云南省乡村旅游协会批准成立红色旅游专业委员会并授予“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云南省教育基金会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老山精神专业委员会授予“研学旅行教育基地”、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授予“西南五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等。近年来,锡伯龙红色文化庄园带领哈马者村开启“红色+乡村旅游”、“红色+教育培训”、“红色+旅游康养”、“红色+乡村振兴”新路径,让锡伯龙企业逐步成为哈马者村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标杆。


通讯员:李金凤、李正全

        审   核:关宝昌、吴瑜琼





写评论...